奥本海默-电影百度云BD1024p/1080p/Mp4」资源分享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网盘链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本文目录
一、杨振宁与霍金哪个更厉害
1、霍金不能望杨先生项背,两个人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杨先生是和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齐名的,是神级的,而霍金算是诺贝尔奖级别的,虽然也很优秀,但同级别的人太多了。
2、先说霍金的成就吧。霍金的成就主要在奇点和黑洞上。
3、霍金之前大家并不认为奇点是存在的,虽然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不过爱因斯坦出错也不少不是,因为奇点太奇妙了,这一个点密度无限大,所有的物理定律都失效,空间和时间都会消失,之前彭罗斯认为在黑洞内部会有奇点,霍金则把奇点放进了宇宙,认为宇宙可能就是奇点处产生,注意了啊,第一,奇点理论还在广义相对论范围内,第二,奇点是彭罗斯先说的。
4、再说黑洞,黑洞也是广义相对论说的,不过不是爱因斯坦说的,爱因斯坦认为黑洞可能不存在,在黑洞的历史上有一长串光辉的名字,比如史瓦西,他在战场上推算出了黑洞,可是没来得及享受这份荣誉,就因病去世了,还有钱德拉塞卡,爱丁顿把他的论文撕成了碎片,不过最后他还是得到了诺贝尔奖,还有奥本海默,不要以为他只会造原子弹,那只不过是他的一项工作,最后命名黑洞的是惠勒。
5、在黑洞研究中,霍金牛在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在了一起,提出了霍金辐射,就是黑洞不黑,不过这也不是他的原创,是在以色列科学家贝肯斯坦提出的黑洞熵的启示下提出的,不过他做的确实很漂亮,凭借着霍金辐射,霍金确实可以名垂青史。
6、霍金最大的成就就是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霍金辐射,但是他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不代表他超越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7、这是清华大学在杨先生90岁生日时送给杨先生的礼物,上面镌刻了杨先生十三项诺奖级的成果。
8、这其中当然就有杨先生的成名之作宇称不守恒,泡利号称物理界的良心,成天怼天怼地怼空气,连爱因斯坦见了他也战战兢兢,玻尔和海森堡争论不休时也打算请泡利来做仲裁,可是这一次杨先生却打了泡利的脸,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吹一辈子了吧,而杨先生还远远不止于此。
9、科学已经进入了分工精细团队作业的时代,像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一样独行侠一般纵横于天地之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连伟大的玻尔,也是带领量子学派完成了量子力学,而杨振宁则幽游于天地之间,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基本粒子和场论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可以说杨振宁是最后一位全才的物理学家。
10、这些成就中最重要的就是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
11、自从麦克斯韦将电和磁统一为一体,物理学家们就想把其他几种基本作用力统一为一种,这就是统一场论。
12、外尔、爱丁顿都在这方面做出过努力,爱因斯坦也试图将引力和电磁力结合,但都功败垂成。
13、早在提出宇称不守恒之前,杨振宁就和米尔斯一起提出了杨-米尔斯方程,虽然米尔斯谦虚地认为主要是杨振宁的工作,但确实是他们合作完成。
14、杨-米尔斯方程一提出就遭到了泡利的质疑,这位“物理界的良心”的说法有理有据,让杨振宁无法反驳,而理论又无法象“宇称不守恒”一样做个实验验证,杨振宁也只好把理论束之高阁。
1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理论的重要性,杨振宁自己也完成了规范场理论的积分形式,尤其是1972年以后,杨-米尔斯的规范场理论得到物理学界的广泛认可。
16、虽然理论还不完备,但是目前已经可以把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在一起,而且对引力的描述也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17、以往就连爱因斯坦都没有完成的工作,杨振宁完成了一多半,靠着规范场理论,杨振宁完全可以和牛顿、麦克斯韦还有爱因斯坦并驾齐驱。
18、还用来比较吗?霍金终其一生都在爱因斯坦脚下盘桓,而杨先生可以和爱因斯坦一起坐而论道,杨先生的大部分成果都是独立完成,或者占主要作用,就算说不清楚的宇称不守恒,至少也是和李政道先生平分秋色吧,而霍金则大多站在前辈上的肩膀上更进一步,两人的差别不能以道里计,说一句霍金不能望杨先生项背不为过吧。
二、杨振宁100岁生日,李政道为何没有出席杨的百岁生日庆祝仪式
1、两人由初识到合作,在最后领取诺贝尔奖时,发生了一个插曲,李政道虽心有不快,但很快被诺奖的荣耀冲淡。
2、而不久后的一篇文章却让他们走向分裂——1962年5月12日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刊登了伯恩斯坦写的《宇称问题侧记》,记述李、杨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故事。
3、当时,李政道已经回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四月他收到伯恩斯坦文章的校样,没作什么修改。可是杨振宁却提出了许多意见。他说,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
4、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当年11月,李政道向奥本海默递交了辞职书。奥本海默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尖锐地说,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
5、李、杨之间的恩怨,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范畴,延伸到了日后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
三、杨振宁的介绍
出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
四、杨振宁、李政道和丁肇中三人中,谁对中国贡献最大依据是什么
1、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他们三个人,谁对中国的贡献最大?依据我的调查研究,对中国贡献最大的是杨振宁,然后就是李政道和丁肇中。
2、如果一定要给“对中国做贡献”打分,杨振宁为100分,李政道为60分,丁肇中为55分。
3、之所以说杨振宁对中国贡献最大,有下面几个原因:
4、第一,杨振宁回国最早,而且属于长期驻扎。
5、杨振宁是1971年开始频繁回国访问讲学。他是中美关系缓和之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海外科学家。注意,是第一个。第一个的意义,大家应该很明白。打破了封闭,打破了封锁,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让中国与外界开始进行科学文化上的交流。杨振宁当年回国,是在国际国内都造成巨大轰动效应的。正是由于杨振宁的“领头羊”的示范效应,在1971年一年之内,就有100多个海外科学家陆续回国访问,其中很多人后来担任了中科院的外籍院士,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科学交往,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6、杨振宁不仅是第一个回国,而且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属于长期入驻。1971年到90年代他正式到清华担任教授,这20多年之中虽然他居住在外国,但是他居住在国内的时间也很多。除了有一年他夫人患病的原因,其他所有的年份,杨振宁都坚持每年回国访问一次,每次至少停留一个月。有时候,杨振宁一年回国3次以上,也就是说他回国停留三个月以上。其中,为了创建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杨振宁在中国停留了整整一年。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是杨振宁80年代初期一手创建,原研究室主任葛墨林,就是杨振宁培养出来的,后来做到了中科院院士。
7、到了90年代之后,杨振宁直接做了清华大学的教授。我给他算了一笔账,截止2018年,杨振宁至少向清华大学和其它国内院校捐献740万美金以上。其中包括杨振宁在美国的房产,90年代就价值120多万美金,也捐献给了清华。
8、杨振宁在清华长期执教接近30年,亲自为本科生上课,亲自为清华创建了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这30年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全部捐献给学校,用于引进人才,其中又有7个科学家做到了中科院外籍院士。很多杰出人才是杨振宁亲自打电话邀请过来的,包括姚期智,大名鼎鼎的“姚班”创始人。几任清华大学校长都高度评价了杨振宁对清华物理系的贡献,认为“没有杨振宁,就没有清华物理系的今天”,“杨振宁对清华大学功不可没”。
9、杨振宁在1977年到90年代,还在兰州大学长期讲学。还在电视大学担任物理课主讲。这些都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的。
10、第二,杨振宁的社会影响力最大。
11、原因在于杨振宁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担任“全美华人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会长,领导全美几百万华人,在促进中美合作上贡献极大。……限于篇幅,不再详谈。
12、第三,对国家建言献策的贡献杨振宁最大……
13、李政道和丁肇中,也是杰出的爱国华人科学家。他们在中年之后也经常回国访问,贡献主要是在教育领域。李政道的主要贡献在于倡导建立了博士后制度。丁肇中受邓先生委托,在他的海外实验室安排中国学者做研究工作。李政道和丁肇中,他们的弟子都有人后来做了中科院院士,其中有中科院物理所的所长。还有一些学者回国后虽然没有从事科研,但也做了金融领域的俊才。
五、奥本海默和杨振宁的关系
1.师生关系:杨振宁曾应奥本海默的邀请,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在奥本海默的指导下,杨振宁开展了关于物理对称性问题的研究。
2.朋友关系:除了学术上的交流与合作,奥本海默和杨振宁之间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相互支持。
3.同事关系: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奥本海默和杨振宁都是研究员,他们在学术研究和工作方面有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共同为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4.学术影响:奥本海默和杨振宁分别在不同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奥本海默被誉为“原子弹之父”,杨振宁则因为在粒子物理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学术成就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科学界的发展。
总之,奥本海默和杨振宁之间的关系是多重的,包括师生、朋友、同事等,他们在学术和人生道路上有着共同的交集和相互影响。